close



拖延心理學

這個是我2018年初離職之後閱讀的書,因為回想人生總是被拖延所困擾所以找了這本書來看。
希望可以改善問題,也趁機多了解何謂拖延症。
這本書很厚,是用論文所改寫的,內容上較為生硬,很多理論或者是其他人的研究文獻引用,
採用比較平鋪直敘的手法,也舉例了諸多案例。
但是並不是用生動活潑的文筆,在初期閱讀的時候有點吃力。
內容針對了拖延做了各種分析,從中判斷拖延的成因是何種心理狀態之後才能加以改善。

書中分成兩大段落,第一段落是認是拖延症。第二段是克服拖延症。
每個段落都有詳細的舉例分析以及拖延症的種類,以及拖延者心態的描述。

舉例來說
完美主義者因害怕失敗而拖延
怕自己太成功而招致忌妒而拖延
以拖延方式來要求控制權
宣示主權的拖延
害怕獨行的拖延
恐懼人群親近的拖延

事實上還有很多類型,但是這樣做了詳細的區分之後比較容易觀察拖延者的心理狀態。
針對心理狀態問題做改善,自然拖延狀況也比較容易獲得舒緩。

在看完書之後我也稍微分析了自己的當時在工作的後期的拖延症狀。
因為我做不到,但是反映了又無法得到幫助,所以拖延<<這個是我目前的理解。
但是責任感又讓我的心理壓力累積所以實在是做不下去了只好離職。

書中還有提到拖延者的主觀時間和一般人的客觀時間感受有所不同,
或者是現在某個時區之中 ( 沉迷於過去的輝煌時期 )<<丁守中嗎(大笑)
如果自己是屬於在時間掌握上面較難跟上一般人的客觀時間的話,
需要透過腦袋的刻意練習讓自己掌握時間。

探討到拖延根大腦的關係
1.感受性:拖延可舒緩壓力,進而變成習慣拖延。 <<這個應該是一般人最容易的狀況。
2.因為兒時記憶的影響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有因為拖延獲得益處的話,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行為。
3.被周圍的人影響  
4.憂鬱症
5.過動症
6.注意力缺陷症
7.焦慮症
8.壓力影響  <<我應該比較屬於這個狀況。
9.生理時鐘  <<當要強迫夜貓子早起的時候,容易發生拖延狀況。
10.睡眠中止症  <<嚴重睡眠不足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
11.其他疾病

也分析了5種家族比較容易養出拖延習慣的小孩
1.家長有施壓傾向
2.家長對孩子保持懷疑傾向
3.家長對孩子控制傾向嚴重
4.家長對孩子的依附傾向嚴重
5.家長對孩子的疏離傾向明顯
這段也算是一定程度的兒時記憶的影響。

至於第二章節的改善拖延症,
先找出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傾向的拖延然後對症下藥。
先盤點拖延的後果之後開始擬定計畫List,接著執行計畫。
也要改善時間觀念,將工作項目細分,了解自己實際執行的時間,
也可以將生活的簡單事情做條目,逐步完成,增加成就感或者是達成感。
學會拒絕別人不必要的依賴,學習接受有益的事情。
藉由運動開始改變,發起正念思考模式。

給注意力缺陷症候群的拖延者的建議,包池精簡,只做重點,不要把事情複雜化。
架構和慣例的重要性,別努力精進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在比較後面的篇幅也有討論到異國文化與拖延的關聯,比較常發生在有多國籍員工的公司內部。
如何和拖延者工作以及相處,需要跟對方協商。

整本書很厚扣掉引用的部分大概有280頁,內容講得很細,看完對拖延症真的會比較有體悟。
不過主要還是差別再有沒有實際執行。
文中也有提到對工作反感也會造成拖延,總之一件明明該做的事情但是卻不想做的話,
就先找出心理原因然後再加以突破。
我自己實踐起來的感想是可能會花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心理狀態才終於回到正常的自己。
確實是一件不容易也辛苦的事情。

arrow
arrow

    端木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